走过那条熟悉的小巷杠杆和爆仓,空气中飘着刚出炉的面包香气。拐角处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老面包房,木门上的铜铃铛依旧会发出清脆的声响。老板娘王阿姨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正把一炉金黄色的菠萝包端出来,热腾腾的甜香瞬间弥漫开来。
记得第一次来是小学三年级,妈妈牵着我的手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。玻璃柜台里摆着造型各异的点心:蝴蝶酥层层叠叠像真正的翅膀,奶油号角弯弯的像个月牙。王阿姨总会多送我一块小熊饼干,那酥脆的口感混合着奶香,成了童年最温暖的记忆。
上初中后我开始自己买早餐。每天清晨六点半,面包房就亮起暖黄的灯光。王阿姨和面时手臂上的青筋,揉面团时案板发出的闷响,发酵箱里慢慢膨胀的面团,这些细节比闹钟更能唤醒睡眼惺忪的我。最爱她做的肉松包,蓬松的面包掰开后,里面裹着的肉松像金色的雪花纷纷扬扬。
去年冬天特别冷,王阿姨在收银台旁添了个小炭炉。有次我感冒没来,她特意让放学的小孙子送来刚烤好的姜汁面包,牛皮纸袋上还留着烤箱的余温。咬开酥皮时涌出的姜糖浆,让发冷的身体从胃里暖到指尖。
现在每次推开面包房的门,铜铃铛响起时,王阿姨都会从后厨探出头:"今天有新烤的核桃提子包,给你留了两个。"玻璃柜里新增了抹茶麻薯和巧克力可颂,但最受欢迎的依然是老式鸡蛋糕。常客们坐在褪色的红胶凳上聊天,面粉的粉尘在阳光里漂浮,仿佛连时间都变得松软香甜。
这条街上的店铺换了一茬又一茬,只有面包房的灯光始终亮着。上周发现王阿姨开始教孙女揉面团了,小姑娘踮着脚学她奶奶的样子给面包刷蛋液。铜铃铛又响起来,新烤好的面包香气混着旧时光的味道,在巷子里悠悠地飘荡。
发布于:江西省